(人生的有趣,或奧妙?就在於充滿各種可能性,與緣分的命定。)
(2012年最後一天,為了湖畔音樂會和煙花,我慫恿友人結伴來到這個碼頭…在那個冷到直打哆嗦的向晚,對於日後會住到湖邊飯店,從六樓陽台向下眺望、找尋某個答案這件事,渾然不覺。)
生在南投的作家王浩一,經過數年輾轉遷徙,領悟到:「人是需要孤獨的」。離開習以為常的都會常日,一個人旅行,做什麼呢?在旅途中享受「獨處的寧靜」,品嚐「周遭氣味帶來的悸動」。
我願意,我,也來了。
陽台下面,碼頭邊,廣場上,人潮如織,人聲喧嘩但模糊,偶而爆出幾聲女孩兒高頻嬌嗔,小童高聲呼喚媽媽。碼頭另一邊,一艘艘天鵝船列隊,靜候獲得青睞,船主時不時駕快艇繞過來繞過去。
是錯覺,還是這塊土地的節奏?一道規律的,高低起伏的簫聲,或馬戲團?襯著這世界,沒有間斷過。後來發現,是彩色可愛玩偶氣球小販兼賣七彩燈光棒。
空氣中,則是燒烤的迷霧,夾帶了甜味,勾引著人心。
那年,還沒跨越心境中界,尾隨友人身後,是觀光客在遊歷寰宇。富士河口湖邊飯店的窗景,就只是過夜的插曲。
這次,就好好的留在這窗景裡。從日轉夜,把時光調慢,把湖面上輕輕搖晃的夕陽餘暉,細細讀著。
蔣勛:最重要的問題是怎麼回來做自己,只有生命中有了那個貌似不重要的小小時刻,生命才能自我實現和完成。
這個陽台,扁長、容得下一張圓桌及兩張鐵椅,自成一個小宇宙。在這個不重要的小小時刻,我研究了關於日月潭及周邊景點,啜飲了一杯當地名物珍珠奶茶,參與了天光雲影與湖光山色的交流。飽了,也是空了。
高踞六樓陽台之上,陽台外的一切,看似與我無關,卻和我息息相關。
看似一事無成,卻終於稍微能夠把自己找回來。
車過魚池,友人提醒,記得買紅茶。
魚池緯度和生產環境與印度阿薩姆茶區相似,日本時代就成為阿薩姆紅茶主要產區,後來還培育出台18等茶種。台茶18號,台灣野生山茶和緬甸大葉種茶葉雜交育種而成,又稱「台灣紅玉」。
懶且俗如我,是不會買茶泡茶。
樓下街邊買杯紅玉珍奶,回房間陽台坐上一晌,足矣。
用55元銅板,換一個身心靈滿足。老被提醒少吃甜食,別碰冰品,那就半糖少冰好了
是說,春夏秋冬之外,這潭,還有雲霧煙雨的四季變化秀。「你永遠猜不到一場雨過後的日月潭面貌,猜不到明天的早晨,是雲先來,還是陽光先來」。
稍早,山顛上,烏雲罩頂,一付暴雨將至態勢。後來還綿綿落下了雨。但,也是要下不下,只是作態一番。
哪裡就不去了,留在房間,也不想再次下樓問方位。孰料,乾坐著,也盼到了光影在湖面上作起畫來,以及日薄西山。
側過頭,發現另一片天寬地闊,火燒霞光的斑斕美景,我就在其中,並不虛幻。
(回到室內,或坐或臥,在沙發上繼續懶下去。)
(浴室和房間只是一扇玻璃窗之隔,放大的不只是空間,還有身心放鬆的寬闊程度。水柱下,以最原始的狀態,面對自己與純淨的山明水秀。)
(什麼都不作,就只是用眼睛紀錄著白天與黑夜的交替。)
(當一盞盞燈光浮出檯面,雕琢出碼頭與亭臺樓宇,也宣告夜的正式到來。)
下樓覓食。
每個商圈都有最熱鬧的街,國境之南,墾丁大街臨著海風,伊達邵這條街,則是接著島嶼最美的高山明珠。
要坐進店裡面用餐,是一種選項。臨街帶上小吃,走到底,往湖邊去,傍著清風,也是一種。
後來還是帶走了山豬肉刈包,加了起士夾蛋,別有一番新滋味。一邊桌上啞著說了,「忙碌中,沒有笑容,不好意思」,說得直白,但也無礙。
會澎的搗小米麻糬,該是這個夜市名物,是什麼滋味?七種口味,花生煉乳蜂蜜黑糖,海苔椒鹽巧克力。剛吃了鹹的,這一道,就試試甜的。
但,要排隊,先暫時放棄,晚點再過來。
先用這道開胃。
我探問,可以拍照嗎?
「可以啊」,她抬頭瞅了我一眼。稍早,她邊忙邊講著手機,對對方反覆問著她之前行蹤,語帶不悅。
好了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。
「一個人?」,欸(對)。她換了語氣,彼此相視而笑。
總是這樣的,異地,陌生人,第一次交會也可能就此沒有交集,相待以禮,是最好的相逢。
話說,那爆漿雞腿捲還真TMD好吃。
離飯店越遠,倒是離假期的目的,或者說是、渴望回去的記憶場景越近。
常日生活太匆忙,總是追趕著無盡的大小目標,自覺或不自覺。容不得稍歇,無盡循環,以致於不斷地等,等組員丟半成品給我去加工,等新的疑難雜症讓我去抽絲剝繭。
一旦被抽離,沒什麼好等,就如同失了魂。
總要找什麼事來做才好
隱約明白自己的症狀,也就隱約順著自己的本心,回到某處,找找,答案,是否就在曾經的某個轉角。
上一次,是跨年夜,跟老友來,來聆聽一年一度的湖畔音樂會。歌聲輕揚音符浪漫,湖邊湧上了滿滿男女老少,都在期待更好的明天,現實彷彿很遠。雖然冷,心是熱的。
這次,一個人來。還住下了,或許是來還願?
從最熱鬧的湖邊,沿著「大街」往上走,邊撿拾拼湊那一次的回憶,夜還淺,卻很快就走過了喧嘩交界,走進了寂寥。
不算被黑夜攫獲,倒像是回到了熟悉的朋友的家。這,才是真實的世界。
心,很平靜,無所謂高低起伏。也許還有新的磨難,但,也就是那樣了。
在世界上這同一個時間,有人和情人共進燭光晚餐,和家人去了親戚家聚會,和朋友約了看電影,還帶了爆米花。
也有些人正在人生旅途上迷路,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搖擺,無所適從,被天平上工作和生活兩邊拉扯。夜,不是安置靈魂的搖籃,而是夢魘的起點。
你,妳們,和我,穿過近百公尺的木橋,來到同一個時空,走進湖中,繞了同一座聖殿般涼亭。不約而同,彷彿彼此之間讓一道默契牽上了,而且心平氣和。
生命是如此奇妙,每個人都該和平共處。每個人都值得被珍視,被別人,被自己。
在人生旅途上,能否遇見一個理解我們的人,當月歡談?
讓我們知道,自己並不孤單?
對岸,直線望過去,斜坡上的溫暖的光亮,該是叫做雲品的酒店。
那夜之前與之際,島嶼上正發生一場即將成為有史以來最長的粉紅罷工。不只是勞資雙方的拉据,也撕裂了員工之間的包容、合作與信任。
在第一次造訪的陽台上無所事事了從白日午後到晚霞滿天,
派給自己一個微不足道的任務,走了一圈在一個人都不認識、熱鬧漂浮的夜遊地,
完成了自以為來到島嶼中心而能得到天啟的內心小旅行,
之後,歇腳,在碼頭邊。
稍早,還有一家人在廣場上嬉鬧。也遠去了,回房間去了吧?
俗世人生反而更清晰
還想多待一會兒
期待著什麼?卻也是什麼也沒期待
說不上喜悅,卻也不是低潮悲傷
一把年紀,以為見識過了很多,嘴臉或貪得無厭張牙舞爪、或虛張聲勢矯情詭詐、或困於窮途一籌莫展。再多的什麼,也不過是一個晃眼一次哈欠。足夠應付層出不窮的挑戰,但總還是有膽怯的時候。不過,也真是咬著牙就過去了。對得起自己,抵得過一切。
那、還有什麼呢?
自己的房間就在廣場另一頭,沒關燈,看得出是空的。
不強求,答案會自己出現。
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郭秀敏:「人生就像搭上一班能看盡春夏秋冬的列車。
有人提早下車了,只能看見春天與夏天的景色,你想留也留不住;
我們有幸,能看完秋天的落葉和冬日的景緻,但最後,我們還是要用微笑說再見。」
要乘船往返水社與伊達邵,或前往其他水岸碼頭,這座船造型的建築是唯一出入口。既具備購票、觀光旅遊服務中心功能,樓上還有一間老牌餐館。
人進出往復,熙來攘往,白日熱鬧非常。入夜,駁船也休息了,除了散步遊人,空無一人,但霓虹燈依舊守本分地亮著。成了夜風景的裝飾,有一種太空的詭異、空寂而美麗。
才20:30,就覺得離白日碼頭的門前車馬喧很遠了。換個角度,也是離水沙蓮的原始,蠢蠢欲動的靜謐,更近了些。
很多事,都要擱了下來,蒙上了時光塵埃,才反而能看得清楚。
《張德芬的小時空修心課》給了建議,「這些美妙的旅遊經驗,或是人生中的任何體驗,不應該是我們的戰利品或蒐集的東西,
而應該是我們真正用心去體會的那種寧靜、振動頻率,那種氣場、氛圍和感受。」
在那個當下,我還莫名所以。以為,自己就只是還眷戀著岸邊夜色,貪婪著微微離群索居的放縱。
我的文章: 【日月潭】煙花指路
故地重遊,有時候,除了緬懷逝去的光陰、身邊淡去的人事物,也是要找到動力,繼續走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