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夜,是華人舊曆年大年初二,清邁涼而不冷,我們闖入了一間濱河畔精緻洋樓民宅。迴廊環繞,門戶洞開,光燦亮如水,該是舊時王謝大宅轉身而成的私人藝廊。滿室在地藝術家創作,古董家具齊備,卻、空無一人。
歲月推移,直到今日,我仍舊覺得做了一場華美卻不實的夢,被懾住了。
這半月形空間顯然是大廳所在,應該有過賓客雲集的時刻,衣香鬢影、杯觥交錯,許多情誼、情緒或者秘密,在這裡流轉繁衍。
太輝煌,太安靜,也太詭異,連樓梯間也精心布置,以至於踏上階梯時,要一步輕過一步,免得吵醒了誰。
二樓同樣是展示空間,移步移景,每個景都如夢似幻,每個角度都可以入畫。我和朋友們興奮異常,極盡裝模做態,到處留影紀念,比方憑窗遠眺。
回到門口,再次回眸,白色老房子,加上環繞四周的花園,為這個城市角落、這個時空醞釀出奢華卻平易近人的記憶。
會不會隔天醒來,這一切全都消失?
恍若將徐克《青蛇》的南宋年間搬到了泰北山城清邁,濱河畔蓋起一座空幔華宅,就等王祖賢、張曼玉出場…
(讓人走進瑰麗幻境的奇花異果,會不會就藏在這頓晚餐裡?)
從隔壁異世界星球回到現實,需要用聲音和食物等等真實的感受喚醒自己。穿進清邁濱河河畔餐廳,露天用餐區自然是首選了。融入凡間衣香鬢影之中,也在河水與陸地交界,和大自然景致達成和解,熱鬧、舒適和寧靜一次擁有。
水燈節早就在兩個月前熱鬧過了,農曆年節氣氛只在華人圈裡瀰漫,此刻的濱河,沒有船影夜遊,流淌的是安穩的時間。
一邊回憶對岸中國城夜市的既熟悉又陌生奇趣,一邊進餐,清風拂面,旋律繞樑,又是一個愉快的夜晚。
美食,能讓旅行加分,食難下嚥,也足以成為記憶點。三人同行,除了每人一份套餐,興致來了,還加點一道拼盤。當動了口,嘗到真滋味,卻只能對隆重的擺盤說聲謝謝。只能說,泰北的食物脈絡,我們還需要多下些研究功夫。
西方人眼中的水燈節,這間河邊餐廳恰巧是他驚異之旅的起點。
Comedara Thai Food
193, Charoen Rat Road, Tambon Wat Ket, Amphoe Mueang Chiang Mai
在河邊用餐,與樹木河流一同呼吸,稍早的紛擾絢麗、萬家燈火,不過是一水之隔,卻恍如隔世。
換個角度,那夜的美好,或許是早從這處繁華人間就已啟動。
當空橫街而過的紅布條,明明寫著新年發財四個中文字,為什麼耳際交雜流竄的卻也有泰語呢喃?
三年前的農曆春節,我飛到清邁,年初二,穿過China Town的牌樓,走進人潮洶湧的夜市。距離曼谷北面約700公里,海拔高約310公尺的中部盆地上,那熟悉的華人世界元素,紅燈籠、椒紅蔥綠、方型漢字、面孔,對我嫣然而笑,仿如遙遠陌生人…
「扭啊扭、扭啊扭」,王祖賢張曼玉妖嬈踅進城內,喜氣的運河街鋪,是她們的第一次凡間接觸。身在宴飲笙歌之間,世人氣味的新鮮紛雜、迥異於郊野寂寥的繽紛烘鬧,興奮難掩。
若說農曆新年說是華人世界的「最大公約數」,初二回娘家的習俗,不知道有否跟著飄洋過海,移植海外華人世界?希望發財得福,倒是全球有志一同。
China town幅員多大?這橫向縱向兩三條街,平常就是夜市,過年期間更人山人海,不只當地人,連金髮外國人也頗多見。
人與人的相遇,從來就很奇妙。緣分若更多,也許就成為同學同事朋友愛人親人,當然,怨偶或敵人,也是緣分的另一種展現,這是後話。
離開清邁唐人街夜市,轉往湄濱河對岸,向未知的晚餐更進一步。就在橋上,與一群當地年輕人擦身而過,興高采烈的兩群人馬,不同語言不同國度,這輩子或許不會再見面,能走過同一條橋,也值得開心。
離開晚餐,再次回到靜謐黑街。更多的驚喜,就由街頭巧遇的這頭彩色大象帶頭,沿途鋪展而去。
是某種瑜珈工作坊,自然匯聚與發散宇宙能量?只有紅藍綠三種光,還藏在白色的印度語彙帷幕牆內,卻已然將退縮進來的建築物,推到最顯眼的位置。
(翌日還專程渡河再訪,就為了這間寧靜中悠悠發光的The Gallery!)
在泰式木建築街道上,石造街屋本就先聲奪人,牆壁上方的精緻中國風浮雕,入口處上方碩大「永源」二字,更直接宣示它的與眾不同。從外頭看不出所以然,但似乎只要低頭過門,一個中國舊朝代就等在前面。
臨街第一道空間是座小藝廊,展售各式各樣在地民俗風的畫作、工藝品,花樣繽紛卻不雜亂。也是個過度,提醒你人在泰國,或者說、清邁。
穿越藝廊再往內裡也就是潺潺濱河去,一棟泰北傳統建築矗立眼前,翌日,我們即將重返,就暫且賣個關子。站在天井,回望藝廊,短短幾步路,再次覺得恍如隔世。
旅遊書上介紹,The Gallery斜對面有間手織布商店,能給旅人帶來「園林裡的購物體驗」。不知道芳蹤何處?
瀕臨濱河的Charoen Rat Road(查儂勒路)太令人銷魂,就在於融合泰式情調、文青魅力與自然氣息的空間,而且,而且一道接續一道。夜色中,那暗香神祕而低調地爭奇鬥豔。然後,比方進入這個三進的複合式空間,又繼續餘韻蜿蜒,宛若打開多層次寶盒,目不暇給乘上目眩神迷。
總是不確定下一秒會看見什麼,唯一確定的是,驚豔!就在一個小過道之後,一座泰式花園餐廳,就在眼前鋪延開來,猶如地心冒險,即將遭遇奇美無比的地下巨穴世界。
卻又是露天,坐享星空帷幕。說是豁然開朗,又不盡然全然開放,枝葉扶疏、光影明滅也是隔屏,既隱私又通透,很適合一整晚都揮霍於此。
Charoen Rat Road不是筆直一路通到底,於是顯得深邃,雖然不過也就是兩座橋之間的一段路。
這間可愛的木造獨棟別墅,乍看應該是庭園咖啡館,但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?就放入再訪的名單當中。
著名的河畔餐廳點綴著濱河,除了歷史悠久的The Gallery、有樂團表演的The Goodview,以及可以在船屋用餐的The Riverside。其中最新的一家就是Deck 1,單從外觀看,餐廳設計該是走時尚簡約風格。
越往東南,人煙開始疏落,接下來還有一座河濱公園,夜裡是荒涼了。決定打道回府,就走上這座橋回到對岸,彷彿即將上岸。
在這條誤打誤撞的迷離街道,我一定是被魅惑了,才會對清邁魂縈夢繫、流連忘返。
(未完,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