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住在西城那當時,這段國華街,不過是往返住處和爸媽家的一個過渡空間。因為這攤肉圓,開始停下腳步,細細品嘗一條街的美好,然後,撥開停滯的嘉義時光,慢慢拼湊它的故事。

P1440987.JPG      

台北友人前年年底再次來嘉義訪我,連續兩個夜晚,帶他來品嘗這間肉圓,卻屢吃閉門羹,他回去那晚,還沒十點半,我再去,遭遇同樣。不死心,隔夜九點左右就去了,趕巧趕上最後兩顆肉圓,自然是全包了。

 

問了老闆,才知道他身體狀況不太好,都提早收攤。 

 


木材業工人不再出現,這段國華街榮景不再,木光之城的風韻卻還一直在這裡盤桓。

 

P1560040.JPG  

星期日午後三點的店內,猶僅我一個顧客。平常日更罕見客人了,十次經過有七次空無一人,這種傳統理髮店,時髦年輕人不愛來,中老年人需求也不大。

我從陽光下走進屋內,阿伯坐在店面與內屋的穿堂裡。似乎在發呆。

 

P1870696.JPG     

酒過三巡?不,是電動剪粗略理過一迴,我開始向阿伯的記憶資料庫裡尋寶,於是,原來北港車頭要循鐵支路旁的路過去,這裡原名埤仔頭,古早時候附近有座防洪用的大池塘,北社尾、台斗坑、後湖甚至民雄居民,進出嘉義都經過國華街,還有下午會有牛車在這條路上來往運檜木,以前的熱鬧僅次於二通…

突然發現,阿伯細瘦如雞爪的手已經花了。

他的眼神不只炯炯有神,當下彷彿還亮著光。

 

「二通當年因為改單行道,就開始沒落了」,這條國華街後來也殊途同歸,因為新闢地下道接通了更寬的文化路,鐵路平交道封掉了,只供兩輪車和行人穿越。

殊不知,當木業離開了嘉義,新的馬路開通了,國華街就注定了今天的命運。

我的文章:〈【嘉義這不是之4】等著畢業的風景

 

P1670432.JPG    

(緊閉著大門的嘉祥西服店,曾經有多少男士們到此,量身訂做一輩子唯一一套、只在人生大事才穿上身的體面?)

上次來,阿伯說他也不知道這店會開到甚麼時候。沒人接手藝,他不能做了,店、也就熄燈了。

 

四川安仁是座古鎮,又名「博物館小鎮」,鎮上大大小小共27座博物館。

他是華髮藝術家,也是歷史見證人。可不可以讓這裡也成為生活博物館?

 

我的文章:〈【嘉義不思議之5】具時代感的樸拙身影

 

P1870701.JPG  

趁這兩天風和日暖,再來找鐵頭店阿伯整理門面、除舊佈新。

「新年快樂啊!」

沒隔幾分鐘,他悠悠接了話,大意是現在的過年前不像以前熱鬧了,「農業時代,這時陣攏馬已經開始拚掃厝內,查某郎誌炊粿…」。

 

P1870704.JPG  

(比鄰而居的柳內兒科、好生珍所還在開門營業,充滿時間感的店招與陳設,遲滯的暖陽,總能讓人暫時忘掉現實,回到過去、那個無憂無慮只怕挨針的童年。)

在青少年阿伯的回憶裡,國華街,不只是嘉義經埤仔頭進出北社尾、民雄的要道,地利之便,躬逢木材城市盛世而風光一時,城開不夜…

 

「過博愛路橋後改作文化路,係因為地下道打通,哪無,伊前國華街係嘉義最長的街路,自溶劑廠一直通到牛稠溪橋…」,阿伯就像是埤仔頭時光導遊,邊揮灑著一輩子琢磨但即將失傳的手藝,邊複習也是一輩子囤積的青春記憶。

 

 P1870711.JPG  

去年六月,經由鐵頭店(男士理髮店)阿伯口頭牽線,第一次踏進陳家古井所在的奇妙場域。趁過年前,二月初去了趟鐵頭店,也順道繞過去拜早年。約莫知曉門路,這次改走後巷羊腸小徑。同樣是燦朗午後,古井就在陽光下靜默依然,時隔半年有餘,倒多了些文字的無聲喧嘩,古井,彷彿也有了生命,而不再只是憑弔歷史的遺跡。

 

P1870715.JPG  

為什麼有座古井藏在街區之內,旁邊卻是幼稚園式屋宅?為何要做彩繪,畫的是嘉義風景?第一次造訪時只覺有趣,對來龍去脈渾然不知。

「嘉義市北榮里陳家古厝原轉經營幼稚園,去年受到少子化衝擊而走入歷史,家族成員不願古厝閒置,化身為社區藝文廣場,百年古井藉由社區營造整修重現江湖,位於巷弄的藝文廣場吸引『巷仔內』民眾參觀。」

 

「彩繪圖案目標邁向100幅」,第8代子孫陳敏宗愛畫圖,累計已畫了60多幅作品,近來更在其上題字。並非吟風詠月、無病呻吟,繪畫結合史蹟故事有如滔滔江浪、個人或里民心聲與期望殷殷,就你一個人欣賞畫作,浸淫在空寂的南部鄉間風光,卻猶如深入榕樹下農閒聚會,好不澎湃熱鬧。

 

P1870742.JPG   

這座傾頹的木屋沐浴在午後暖陽之中,曾經,它可能變身為「砲仔窯史料館

」,參加綠美化競賽?得獎最好,但社區營造更可貴於居民共識、齊心協力,相對也是最困難艱辛。

「唯一美中不足,古井右前方,里民眾盼古井『美又美』,無奈點石不成金…」

 

P1870753.JPG  

透過社區營造,老社區重生,在地居民生活得有品質,彩繪不見得是唯一與最好,找到觀光客、為遊客帶來新奇快樂,更是附加價值。

在文物保存刻不容緩、居民社區意識尚未成形之階段,跟在地風土連結,讓居民共同參與的彩繪,具體行動,立竿見影,短期內凝聚成就感,或許是一帖必要的良方。

 

阿伯也姓陳,莫非…

 

 


失去繁華之神眷顧的國華街,原本就門前車馬稀,清晨更是寥落,混和著朝氣,卻另有迷人況味。明明就在市區內,卻彷彿來到鄉間小村落。

 

P1510040.JPG  

這一道讓熟客沒齒難忘的隱藏版早餐美味,連在地人如我還不見得知道,該怎麼跟朋友報路呢?「若從市區過來,穿過國華街鐵支路、那市區內唯一還在的平交道,再一百多公尺,就看到了」。

 

既沒招牌,也沒有價目表或菜單,老闆手裡眼裡忙著就只有煎粿和荷包蛋。印象中,似乎舒國治老師說過,他很愛這種只有簡單一兩樣的無名小吃,專注,不貪多,熟能生巧,巧中求精,美味就容易誕生。

 

P1510046.JPG  

於是,朋友來嘉義一遊的某個清晨7點鐘,我們便出現在現場。第一次嘗試,一人各一份奢侈的「套餐」,煎粿加荷包蛋、甜不辣魚丸油豆腐湯。雖說奢侈,記得付出去的也不過是一張一百元和幾個十元銅板。

佐以不疾不徐的恬淡時光,真的物超所值。

 

遍嘗嘉義小吃的部落客啦小勒不愛煎粿,卻還是把它列為第一名。「首先是粿身的Q彈口感讓人欣喜,再搭著煎得酥香卻不過油的表皮,恰到好處。粿本身的香氣佐著店家沾醬,滋味也是美好。」

醬料分蒜泥和辣椒兩種,雖說醬料可以決定一道料理的生死,我還是只吃原味,始終如一。

 

進入講求快速的現代,儘管中西混合式早餐店席捲台灣,在嘉義,傳統小吃市場還是極大。早年,不管是對農業社會的莊稼漢,或是木材業興盛時期的搬運工,用勞力換取生存,不挑剔吃得好不好,吃得飽才是大事。

 

P1510048.JPG   

(因陋就簡,門前輕便擺起了早餐攤位,卻反而演變成更親切的人間滋味。公媽桌就在周遭,宛若回到鄉下親戚家度假。)

時至今日,古早的味道,反而更為熱門。透過不刻意修飾的臨場感,樸實食物的咀嚼,人們暫時解了懷舊的渴。

 

地址:嘉義市國華街378

營業時間:06:00~11:30

 

P1450644.JPG   

那棟三層樓高的獨棟紅瓦屋頂建築,矗立在國華街一片灰黑老朽的屋舍之上,醒目突出,總是能輕易攫住來往路人的目光,「要進城了」、「要出城了」,即便和後來新蓋的鋼筋水泥樓房相較,也並未遜色。或者說,它維持著一貫抬頭挺胸的姿態,樓房的主人,不小心地,睥睨了這台鐵縱貫線以西的天下。

是用信譽、財富和「趕上了時代」堆疊起來的姿態。

嘉義製陶最盛時期,曾有三家窯場在國華街上比鄰而立。它是其中一間。

 

P1870674.JPG  

來自沙鹿、以手拉坯見長的金福興,將製陶業帶來嘉義埤仔頭,成為始祖。技藝開枝散葉,師傅或員工另立門戶,金義興、金義成、源合成等六、七家陶瓷工廠陸續登場,金義榮是其中之一。斗大的招牌,昭示自己後來的努力,也述說了台灣經濟共榮之發展史。

 

繁華已經過去,現今諾大深邃的店面,以不怕滲水的花缽或裝飾陶器為主力產品。

 

P1870690.JPG  

這棟造型相近的樓房,該是那三家窯場之一。不過,也終年鐵門深鎖。

 

P1910502.JPG   

肉圓店出現新的顧攤面孔,中年人,一男一女。

原來的店老闆還在,和老顧客對上話,聊了一會兒。「年歲大啊,要退休啊啦…阮仔喔?伊無愛做這一途…」

老顧客取了肉圓走了。店內又靜了,剩下無聲的勤奮,絡繹還有顧客上門。

所以,生意即將轉手他人。

一手扶持大的街角美食風景,有了接班人,雖然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。

老闆一下用大湯匙攪了湯鍋、看個湯水,一下到水龍頭邊洗抹布,從外人如我的角度,看出了某種放不下而瞎忙之感。原本嚴肅的臉,現下依舊沒有太多表情,線條卻柔軟了很多。彷彿是微笑著的,卻透露著引人不得不往那邊去遐想的悵然。

後來人整個消失在店頭。

 

P1910504.JPG  

(隔壁是汽水伯,攤位前面有時候也會大排長龍,興許是衝著「手工」二字而來。)

從對面便利商店望過去,接班人不怕繁瑣,努力地學著經營之道,這個數十年不變的街景,想來還會維持一段時光。

 


這段國華街宛如一位老人,靜靜的走進生命的餘暉,看著明天款款朝自己走來。

 

P1920336.JPG  

年華,是它最寶貴的資產,是活生生的生活博物館。期望人文的嘉義,儘快找到方向,延續、傳承,開展新的一頁,別讓這難得保留至今的吉光片羽白白流失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芒果不換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