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10日下午,嘉義市重要地標之中央噴水池國父銅像,在大雷雨中崩塌,部落客佑佑皮皮回嘉義時順路去拍了空了的噴水池,「『孫中山像倒塌』這事,不就是年久失修罷了,我倒聽到藍綠各有不同的有趣說法......
泛藍稱『國家』有難,泛綠稱『建國』良機。」
時隔七年,時代巨輪不斷向前轉動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…
嘉義市中央噴水池 三十而立
封街嘉年華 歡喜逗陣
中山路封路 不為選舉只為頭家
張博雅姊妹 分享壽桃 慶祝民主
嘉義市中央噴水池歡慶三十歲生日,中山路有史以來在非選舉期間封路,表演團隊踩街大會演,秋夜嘉華會聲光十足,近千位民眾熱烈參與。內政部長張博雅晚間也偕其姊張文英參加,三位前、現任市長一起切開大壽桃與市民分享,意義非凡。
中央七彩噴水池係嘉義市一任女市長許世賢一手擴建,不僅是嘉義市精神堡壘,每逢選舉所有候選人在選舉之夜封路造勢的傳統,為嘉義市歷久不衰、獨步全台的選舉文化。
中央噴水池三十週年慶系列活動於89.10.21達到最高潮,中山路從噴水圓環起到吳鳳北路段一整天,下午起街頭藝術表演打頭陣,當街坐在車道上聽音樂,許多市民都是頭一遭,新奇的市民大呼新鮮有趣。
夜幕低垂時,悠揚管樂中表演活動才暫告段落,而隨著晚會時間接近, 參加人潮湧現,中山路周遭道路交通擁塞。當晚八時左右,內政部長張博雅與其姊張文英、嘉義市代市長陳麗貞三位前、現任市長,在七彩噴泉背景上,攜手合切光正堂製作的大壽桃,留下歷史畫面,也讓現場氣氛熱到最高點。
張博雅表示,七彩噴水有文化、歷史、政治的故事,當年沒有中山路的拓寬、七彩噴泉池的興建,就沒有今日嘉義市的發展。整個慶祝活動在分送給現場民眾小壽桃後,劃下圓滿的句點。 (本文取自89.10.22之自由時報記者王鈺鈴報導)
(2014年9合1選舉,號稱「民主聖地」的嘉義市,既是在南台灣唯一的藍天,又肩負綠地搶灘頭堡的使命,戰況激烈。接下來的這個星期五,「選前之夜」,預期它又會再次躍上媒體版面。)
~民主聖地的噴水池~
中國時報蔡長庚2000年10月22日:
七彩噴泉完工後,因所具不畏強權的意義,加上傳說是黃蜂出巢穴,而成為嘉義市每逢選舉活動截止當夜,各候選支持者繞行的重要據點,甚至傳出當晚十時誰佔據中央噴水池,誰就會獲勝的說法,而發展出嘉義市特有的選舉之夜,各候選人及支持者常在中山路與中央水池短兵相接,隨時可能爆發衝突,警方心驚膽跳,曾要求取消,但不被候選人接受,最後只得在中山路中間以拒馬隔開,消防車也在中央噴水池旁戒備,降低可能的衝突。
「嘉義市中央噴水池最早出現在日據時代,當時的噴水池規模小,池旁有座椅供休息,基本上,噴水池被視為是休憩景觀,第二代噴水不但擴大,且加了磨石子噴水柱,在民國五十九年後,中央噴水池卻被國父銅像取代。」
我的文章:〈嘉義獨行俠、老爸與我〉
~管樂小雞的噴水池~
「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吉祥物「管樂小雞」誕生於2006年的全國徵件比賽,身體的構想來自嘉義市火雞肉飯的「雞」、「肚子」為銅管樂器法國號、「尾巴」為嘉義市著名地標中央七彩噴水池。為了讓「管樂小雞」更為活潑生動,文化局陸續發展岀第二代管樂小雞,還有五隻「管樂小雞」樂手,分持不同管樂器,組成「管樂小雞銅管五重奏」,傳遞「人文城市‧管樂之都」的歡樂樂音。」
(採集319鄉「角落之美」的娜娜,這次行腳到嘉義,行經噴水池時,發現水池中央有隻雞,「唔!那一隻可愛的彩色雞是法國號的造型耶?太可愛了吧。」)
國際管樂節踩街活動那天,隊伍從中央噴水池出發,鬧區「街道成了一條音符、色彩流動的街河」。人們聚攏,蔓延到街邊,對這一場城市的年度文化盛事,以引頸爭睹的熱烈,實踐投桃報李。
來自昭和6年(民20年)的管樂音符、桃仔尾和陳澄波和許世賢的噴水池、傳香一甲子的雞肉飯,去年12月21日那天,在這個騎樓下,再合拍不過了。
~陳澄波的噴水池~
《絕美的驚嘆號!陳澄波》「他們」,是在等待2013年的管樂踩街隊伍嗎?
陳澄波這幅1933年的「中央噴水池」,讓市政府做成戶外畫架,就立在畫中主角所在的場景一隅。
畫架介紹裡提及「人物點景」是他的一大特色,「畫中的人物點景猶如劇中的演出者,把當時嘉義市中央噴水圓環的繁榮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…此畫的呈現猶如一幕嘉義市近代史劇的最佳演出」。
[桃仔尾(清代嘉義城形狀似桃子,此地在其末端)位於本里與國華里、文化里之間,1906年大地震時城牆坍塌,嘉義實施市區改正,拆除此段城牆,且設立圓環。]
上星期六的國際管樂踩街嘉年華,就是以這座噴水圓環為出發點,由木管樂器家族、銅管樂器家族以及打擊樂器家族組成的隊伍,伴隨旗幟飛揚,38支隊伍或整齊劃一或跳躍活潑地依序經過,穿經古城舊城區,行向東南角體育場。
層層觀眾也被吸引過來,將圓環包圍並回應以興奮的掌聲與笑容。
在光影交錯中,從陳澄波的筆下,彷彿窺見了八十年後的一場音樂盛事,從這群圍觀群眾裡,則呼應了陳澄波預言了這座嘉義城市舞台的遠見。
現代的畫家,會怎麼描繪這群最佳演員?
(「公聽會上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意見相當多元,有人主張重建國父孫中山塑像,也有人建議豎立日據時期『新高山登山口』標誌,或孔子塑像、陳澄波塑像、市徽標誌、諸羅模型、桃子模型等,部分人士則主張結合在地文化歷史背景,排除包括人物在內等易引發爭議的任何事務,採取公共藝術裝置,連結嘉義市的都市意象,加強都市行銷。)
~KANO的噴水池~
日據時期,台灣前輩畫家畫作在北國大放異彩,其中一個原因,是他們畫出了那裏所缺少的濃烈日光。那滋味大塊,豪爽而放肆,身心瞬間解放,像Takila Boom?
KANO萬人封街遊行那天,剛完成了中央噴水池新塑像-吳明捷揭幕儀式,隊伍繼續前進,目的地是大通另一頭的山仔頂棒球場。
來自北國的人們,用1945年前在這座島上的官方語言,站在陳澄波街頭畫架前方進行訪問。圓環邊的日據時期痕跡都已經埋入舊照片,光華路這頭的街屋,該是少數僅存的遺址。不知道有否給拍進2014年,用清晰的影像,輸回北國?
對他們來說,1945年之後的台灣,如果是記憶斷層,會以甚麼樣的情緒存在?難過,所以是隱隱作痛的傷疤?難堪,變成霧化了的空窗期?
(半世紀前的嘉農棒球凱旋歸國,2月22日嘉義盛況再現!)
歷史的回歸?還是,不過是一場新遊樂時代的扉頁?
(2010年台灣燈會在嘉義,副燈「鰲躍江海」安排在噴水池。)
~好一個美麗的夜晚~
稍早,文化路夜市人潮開始湧現,騎過蘭井街口,有輛黑色轎車停下來,很海派地招呼我前面的機車騎士先走。
接近十點,匯流進中央噴水池圓環車流,一輛從公明路方向駛來的車,停下來讓我先走。我向汽車駕駛揮手致謝。
一道簡單的動作,好多重的意義。
至少有一個,讓這個夜更美麗。
政治歸政治,藝術歸藝術,娛樂休閒歸娛樂休閒,當然還有觀光。政治也可以是藝術,藝術難免會遇上泛政治化的尷尬時刻。時間逝者如斯夫,激情過去,會留下什麼?
不過就是個圓環?!
說到底,重要的,還是這座城市、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市民們,以及、能說什麼動人的故事。
有始有終,還是借用佑佑皮皮的心得做為結尾。
「中央噴水池對嘉義人而言不只是地理上的地標,重要的是記憶、精神上的地標。」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