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P1670336.JPG  

就在這個轉角,很早以前有座北方麵食館子,印象當中叫「點心之家」,紅色外牆,玻璃窗內洋溢著小籠包的蒸騰香味,時至今日,依然遍尋不著替代的滋味。那地位,或許就像中華商場一樓,老台北人經常光顧的點心之家吧?!

轉角,一邊是民族路,一邊就是鼎鼎大名的文化路夜市。

若從中央噴水池看過來,這裡是文化路夜市的尾端。有點類似黃昏市場,販賣許多在地小吃,自成一格。。

P1670376.JPG  

現在是文化公園,標榜音樂和藝術的場地。如果美食是文化的一環,街頭藝人的表演,則是古都嘉義和新時代銜接的另一種文化。

不知道小女孩是不是嘉義本地人?若是,這一晚,日後會不會也是她心中難以取代的滋味? 


〈在月光下漫舞,偶爾還有蛙鳴〉

短短幾公里的文化路,前後各有一座公園。 

P1440328.JPG  

(台中有秋紅谷,嘉義市區裡的這座可以叫做甚麼呢?)

嘉明湖有「天使的眼淚」之美譽,因為沒有河水流入,湖水來自從天而降的雨水與雪水。嘉義的這座季節湖也有去曲同工之妙,不只一名網友把它戲稱為「嘉義的眼淚」,也有「限定版文化湖」。 

 

~期待也有《愛情萬歲》的加持!~

雖然在市中心,地又往下凹,但不是台中最火紅的秋紅谷。長方格局,北與東兩側遍植綠樹,東南角落有古蹟,過了大馬路是女校,但不是台北最「高貴」的大安森林公園。 

P1350922.JPG  

這裡是嘉義市文化路夜市的盡頭,以前逛夜市,從七彩噴水池一路吃過來,逛到民族路,胃也差不多填滿了,時間差不多也該回家了,所以不太記得拆建成公園前的模樣。鐵皮屋的市場?賣鱔魚麵、快炒店?

印象只停留在更早前的點心之家,類似台北中華商場同名的北方麵食館。紅色外觀的平房(?)木造餐廳,店裡面似乎永遠食客如織,不必鼎泰豐,這裡就有小籠湯包的美味。 

同伴說這裡讓他回憶起當年剛闢建完成的大安森林公園,「以後樹長茂密了,這邊會更漂亮」,我點頭如搗蒜。

穿經臨民族路一側的樹叢,下午才下過一場大雨,偌大草皮的石雕之間呈現一窪一窪小水池,似乎還有條成形的小水澗,彷彿即將就要有新生命、發生一些故事。「讚,好像沼澤」。 

蔡明亮導演有沒興趣來嘉義勘景?再拍一部《愛情萬歲》! 

 

P1620196.JPG  

(有人質疑嘉義公園太多,或者闢了公園但少了綠樹。

相對,也有人樂見其成。「嘉義市文化公園的誕生,除了讓嘉義人多了空間去活動散步外,也希望這裡的藝術裝飾和例行性的文化表演,能讓文化沙漠出現綠洲。

不過,嘉義是不是文化沙漠,又是另一個認知上的好問題。」) 

這座蘇周連宗祠是傳統泉州閩南風格的一條龍式歷史建築,因為所在區域改闢公園,周遭老舊眷村沉了下去,與現代化公園格格不入的它,反而浮出來。今天,從牆裡面漫出牆外的薩克斯風,讓它浮在城市天際,更徹底。

據文史資料,「民間有一傳說:『嘉義蘇氏半嘉城』,因蘇氏族人不僅曾任嘉義區長,更開設『美記商行』,頗有名氣。」,我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。 

P1620209.JPG  

這座建於清光緒22年(1896年)、也就是擁有將近120年歲數的「蘇周連宗祠」,是嘉義市現存最早設立之祠堂,現今還繼續作為祭祀之用,平日也開放觀光。

見過照片的朋友說,好想去這個古厝泡茶聊天,似乎也是不錯的點子! 

 


P1480198.JPG  

文化路夜市靠嘉義女中這端,路邊攤,老闆招呼我坐到帳篷裡,「卡未吃風啦」。幾口春捲,一口柴魚湯,一張方桌,加我三位食客,其中一位老人家敞開喉嚨說話了,但其實更多是自言自語:「今仔在飄毛毛雨,明阿仔會更冷」。

這時候,從右方飄來了幾名男學生,一聽就知道是對岸來的。

「明天怕沒時間拍照哪」,拉住同學排成一列,拿番麥攤的廣告立招當背景。

老人家又開口了,平穩中帶著一絲神氣,「上海來ㄟ,交通大學,明阿仔在音樂廳表演」。 

P1530027.JPG  

春捲攤對面是文化公園,這隻上海交通大學交響管樂團九點才剛結束演出。

後面還陸續零散地接來了同伴,浩浩蕩蕩地往中央噴水圓環而去。 

想跟他們介紹阿娥豆花,還好沒成事。因為阿娥姐今天店休。 

對面是文化公園諸羅八景廣場,平常就經常有電台的歌唱表演。去年聖誕節,這裡是平安夜遊行的起點。

P1590310.JPG  

去鄉多年,就算嘉義被時間給遺忘了,還是會「慢慢一起變老」,搬回來之後,開始拼湊城市記憶,很多景物都跟以前不同了,倒變成是我相見不相識,「笑問客從何處來」。

文化公園就是一例。 

那次聽到《嘉義小旅行-散步23.5度》作者陳俊文的感慨,如果以台北四四南村的型態保留下來多好,讓文化夜市真正落實「文化」了,才恍然大悟,這座公園上原來一半是眷村。

難怪,我怎麼也想不起來它的過去。因為是眷村,我資料庫裡的文化路夜市冒險,從中央噴水圓環開始,邊境就只到了民族路,頂多就是十字路口另一頭的點心之家,但它搬走之後,對當時不愛吃鱔魚麵或沒機會吃快炒的我,更像是邊界異境了。 

P1520261.JPG  

(涼亭所在地就是之前的眷村,對面跨過垂楊路是嘉義女中,公廁就在右側。)

後來又在網路上看到批評的聲浪,嘉義蓋太多公園,既然蓋公園,為何不蓋地下停車場之類。

輾轉知道,之所以會出現一座公園,除了是日治時代就規劃好的公園預定地,也肇因於某年度觀光夜市評鑑之後,少了公共廁所,前面街廓已經蓋滿了私宅,只能把腦筋動到眷村。當然,另一部分也不脫市容美化的需求。

從公園,可以看見美好生活的質地,不必出城,就可以喘口氣,公園自是越多越好。

前提是一要綠地,如果用光禿禿的水泥地,上面立幾座銅像,來換一個城市空間,不要也罷。二是權衡原有地上物的價值,如果可以見證城市的發展足跡、牽連市民的記憶,找個方式讓它和綠地同時發生,會不會更棒? 

 

P1620173.JPG  

至於沒順便挖一座停車場?原先私心揣想,沒多遠就有一座民族國小地下停車場,停好車,沿路走過來,幫沿線店家製造商機,倒是挺好。日前則從地下媒介得知,隱形的政治角力,也讓一座停車場從紙上消失了。

站在鼓勵發展大眾運輸系統的立場,自是贊成不蓋停車場。但,現狀是又回歸一個交通不方便的現實需求。 

以外來觀光客的旅人角度,市民擁有這樣一座公園是幸福的。但時日越久,越多故事被挖掘出來,越覺得這座公園的包袱與不快樂的那一面。 

逝者已矣,或許就用新的模式,開始塑造這座公園的文化。


P1520285.JPG  

前面臨時搭建的舞台正在準備中,應該也會是一場美妙的半露天管樂音樂會,市民們陸續靠攏過來,或席地而坐,或一層層往外站出去。 

不曉得這對白衣男子之間的關係。

也先不管他們身上的顏色,他們野餐時的神色自若,就已經很吸睛,讓這個環境變成名符其實的草地音樂會,是這個夜晚最棒的組合。

再次繞回來時,已經遍尋不著他們。

P1530271.JPG  

去年十二月的國際管樂節,不只有草地音樂節的星空下聽音樂!

記得沒錯的話,舞台上是中一中和中女中聯合樂團,正在演奏宮崎駿動畫片的組曲,不禁幻想起自己正在東京武道館,聽著久石讓和《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》!

「這是夢嗎?我們真的在這裡了耶……久石讓現在就在那舞台後面,再過不久就要現身了……。」 

P1520327.JPG  

~她生命中的一次美麗~

台上的國中生正在演奏〈聖詠幻想曲〉,由同學擔綱的小主持人,剛剛俏皮地介紹說,平安夜獻給嘉義觀眾的禮物。

台邊,前方的父親,牢牢地牽著女兒的手,不管她忽而旋轉跳舞,忽而凝神傾聽音樂,總是不動如山。

總有一天,她會長大,會慢慢體會,有這座山在是多麼好的事。

風雨不擾,一切煩惱暫時都遠離了。

心歸於平淡,世界平安喜樂。 

不是這一首,卻很想用來當配樂,「平安夜,聖善夜,萬暗中,光華射,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,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,靜享天賜安眠,靜享天賜安眠。」 

P1560571.JPG  

嘉義女中圍牆外有兩座「默劇式」電話亭,靜靜地看著人們從文化路走過來,也看著文化公園的誕生。

arrow
arrow

    芒果不換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