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來,聽說這裡舉辦過一次戶外茶道體驗活動。清晨四點,大地即將甦醒,早起的人,席地而坐,用最初的晨露煮水,在初次參與的興奮中呼息調氣,等待一場旭日東昇、天人合一的極致體驗。
~看見阮劇團的凝視~
3月,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《大南方精靈》浩蕩展開了。下旬,某夜,影展主辦單位找來阮劇團團長汪兆謙,分享「最難的就是什麼也不做─看『凝視瑪莉娜』」「最難的就是什麼也不做─看『凝視瑪莉娜』」。。
其實是抱著捧場的心情去的。也是出自對於阮劇團的支持。也就是說,瑪莉娜是誰,對我並不是第一優先的重點。
...只是,當主講人開始正式丟出零星訊息時,我簡直如獲至寶!原來這位行為藝術之母的身影,曾經出現在《慾望城市》!
還是要給個說明。還記得凱莉在第六季邂逅了俄國佬亞力山大?他們的第一次約會,結束俄式晚餐,就被他帶到了MOMA,24小時不斷電的行動藝術展,就是以瑪莉娜的作品為靈感,表演者只能在樓中樓的閣樓上行動,不能說話,不能離開現場。反而是他倆憋不住了,逃了出去,大笑,忘了是誰先問,「尿急了怎辦?」。
主講人昨夜提及瑪莉娜作品的特色之一,就是挑戰人體以及意志的耐性與極限。由此,讓人省思人之為人的力量,虛弱或強大。
很多凱莉(包括男的),儘管標榜獨立自主,風姿綽約,遊走在紐約或任何一座大都會,骨子裡還是小(女)人。遇上了氣勢更強大的異性或對象如亞力山大,就不由自主的棄械投降了。
也因為男人具備這樣強大的魅力,凱莉不僅再次戀愛了,還遠走高飛巴黎。
民雄演藝廳是阮劇團的根據地,三月剛好是年度《草草戲劇節》熱烈展開的時節。
影展導讀會會後,團長還特別推薦戲劇節也有影展。「接下來這個周末要放映《天注定》,很難得!」
周末的精彩活動實在太多…
周日中午,趕了13:00兩片聯映的《藝界巔峰-顏水龍》、《藝界巔峰-廖德政》,《凝視瑪莉娜》則16:30才放映,還有兩個半小時空檔,心一橫,臨時決定搭公車過去民雄演藝廳。
也不過就是出個城,怎麼有點興奮?不禁回想當年,一個人從維也納市區搭公車往郊外去,也是夠膽大了…
那次的目的地是多瑙河河岸。這次,我要坐到哪站下車呢?民雄就在嘉義隔壁,卻比台北還遙遠。
不過上了車,就把民雄放進了生活圈了。
宏仁女中已經離市區有點遠了,過了這裡,就像穿過了城市的玻璃保護罩。
到了。
早就聽聞也多次經過了這片場域,這次走進去還是頭一遭。民雄演藝廳全名是「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」,於94年初完工,於94 年4月22、23日首演雲門舞集紅樓夢。閩南式風格的主建築是由建築師黃永洪設計,「亭台閣樓,水榭迴廊,交織成一個優雅、豐富、多層次的空間」;舞台據稱具國際水準,則出自舞台設計名家林克華。還有位於演藝廳大廳的草書「游於藝」,出自名書法家董陽孜。
場地是開放的,是象徵性的入口,一進去,蹦入眼簾是這片景象!甚麼音樂搭配好呢?
~聽見蕭芸安的望春風~
那天,到場,還在牆外,場內已經有人在輕輕唱著歌,悠悠的旋律,清新而非清柔,所以以為這片天地天生就該有音樂的,而且是如此的合拍,貼進場景裡去。進了牆,站定了一會兒,背景就浮現出來了,成了主角。舞台上唯一的主角,據說來自台北。正在用她的音樂,和嘉義的午後與鄉親們聊天。
〈遠方的你〉from蕭芸安《旅人方向感日記》
我一向都是壓抑內向怕生的人
但在旅行時我果然也擅長結交當地朋友
和當地人問路聊天
一開始,人更多是被整個市集吸引住了,一直在想:嘉義人好幸福啊...直到遠離市集,從側邊慢慢走到另一頭,蕭芸安才真正走出簾幕,和她面對面...
當時的空氣裡瀰漫著的是這首...(望春風)
〈答案〉
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?
繼續維持這樣的步伐往前走
可以到達當初想要去的地方嗎?
還有那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
「戶外荷花池環繞的水榭舞台、印尼涼亭式的多功能表演亭及具有蝴蝶造型牆的戶外表演亭,均是開放式的演出場地,在此演出能夠增加觀眾與表演團體間之互動,拉近民眾與表演藝術的距離。」
市集找來「有兒菈菈樹花園」主人幫忙籌畫,「以自然草地為想像、由土地與生活中發展、帶有溫度與人味的草草市集」。
「有兒菈菈樹花園」原本就是位於太保,以營造田園生活美感著稱的知名餐飲空間,也連續舉辦十二屆嘉義女兒節,頗受好評。每年在市縣不同的地方如嘉義史蹟資料館、「後花園」圓仔林社區,或鹿滿菸草博物館,藉由活動傳遞對環境生態、手工藝術、食器文化、庶民美學的愛好,「型塑一個植基於好古老底蘊、卻又能與時代節奏相扣合的田園城市特色節日」。
放眼望去,手作物、回收物、收藏品、異國風雜貨、煮食,當然也少不了獨立創作音樂人的演奏或演唱。並不是刻意要走藝文風,但習慣成自然,把場子翻來覆去,除了「波希米亞」,還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。
~吃到糜訝的好吃~
「我們還有海苔鮪魚和德式香腸,你要哪一種?」開朗的大男生不只口頭問,拿舉起了看板。這樣的草地市集,當然是要點對味的…
早就聽說這個知名早餐鋪,沒想到居然在那天那裏見到了面,當然要捧場結緣。很認真地料理中,事實上也很好吃,應該跟現場氣氛太棒也有關。
(有人說:沒有人不愛自由,不愛自我,所以,沒有人不愛波希米亞。)
~感受嘉義明信片的感觸~
第一次見到他,是他的明細片作品,場景在二通672(他跟我澄清了,記憶裡一直混淆成玉山旅社),當下就覺得只有土生土長的嘉義人,才拍得出這樣的味道。即便出大太陽,嘉義也總是迷濛的,屬於老人與小孩的,遊走在鄉村和百年公園的邊際。
昨天因為那張明信片而見到本尊,是一卡皮箱闖天下的大男孩。忍不住以粉絲的心情,蹲著和他對話了起來…
嘉義除了阿里山之外,還有別的屬於嘉義的甚麼!"
(「一向為新生代所不齒的老布爾喬亞的理想-追逐財富,和波西米亞追求自由的精神不可思議地結合起來」)
那天也遇到了陳世岸老師。隔兩天,我們在另一場國際影展導讀會碰面。
簡報裡坐在地板上的黃聲遠建築師,是世岸老師和他唯一一次交集。誰知道,多年後這張照片會出現在昨夜影展分享會?一張照片,可以有多少重量?
「黃聲遠的建築人生」,找來嘉義地區同為建築師的世岸老師導讀,那也是我第三次和本人的面對面接觸,但對我來說,卻像是認識很久的朋友,講著我聽得懂的話,打著頻率相近的鼓。
會後小聊了幾句,臨別前,他給了我一句鼓勵的話:你這麼熱愛嘉義,可以做出甚麼事的!
殊不知,那夜在「Daisy的雜貨店」翻看的《漫漫刊》,就是我最後做出回嘉義這個決定的關鍵。
草草市集是提供微型創業者的一次平台,微型創業不容易,市集要辦得成功也不容易,請給掌聲鼓勵。
四點將有免費觀賞的「草草OFF」戶外演出,由主持人帶領觀眾,逐點觀賞八個團隊演出,每一小場10分鐘。
任何地點都可以是舞台,任何情境都是很棒的布景。觀眾某個程度也是演員,因為我們在扮演「觀眾」的角色。
演出團體為戶外演出-「草草OFF」免費觀賞達康.come漫才屋、小事製作 / Le Petit Production、野孩子肢體劇場、臺北海鷗劇場、風格涉、壞鞋子舞蹈劇場、好玩的劇團、陳仕瑛X周浚鵬。
時間所剩不多,又抓不準回程的時間,只好捨棄離去。
~「既然嘉義沒有人在做戲,那我們就來吧!」~
認真實現夢想的男人最帥,請給他掌聲鼓勵。
今晚的講座,若不計入原本店家的客人一家三口,以及中途一閃即逝的父女及最後才加入的男子,認真算起來,真正的聽眾只有兩個人,一個是我。
三毛在祕魯之行也有這麼一場「夜戲」。冷的雨夜,她和助理米夏兩人依約去看戲,結果在高原老城稀有的正式大劇場裡,整晚就只有她們兩位觀眾,就算給足了掌聲,迴響卻更顯寒冷空洞而悲傷。
三毛回憶,「那深植在他們身體裡的『藝骨』,便算只是跳給觀光客看的東西,仍然擋也檔不住地流露出來。」
他是汪兆謙,嘉義子弟,負笈北上就讀北藝大,因為對戲劇與故鄉的熱愛,就學期間成立了阮劇團,畢業後更返鄉持續投入嘉義劇場發展,至今已十年有小成。是嘉義第一個現代劇團,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館團隊,每年舉辦「草草藝術節」,今年更開辦「藝文播種」與「劇本農場」雙計畫。
轉載一篇報導中他的話:「雖然人家說我們苦,但從那些日子走來我一點都不沮喪,每當我想起八○年代台灣小劇場剛剛萌芽的時候,那些前輩們也是那樣擠在小地下室或小公寓就開始排戲的純粹美好,我就很有力量。」
今晚的主題是〈由戲生曲:漫談在地創作〉,在古都的暗巷夜店,在兩次巡迴的垃圾車音樂、機車、咖啡沖泡、一家三口的談話、流動攤販車廣播中,他跟我們分享了戲劇的資訊、創作與發展劇團的理念、戲劇與音樂的結合、以嘉義為主題的歌曲,當然還有熱情。
夜深戲將散,他引用亞維儂藝術節創辦人Jean VILAR的一段話:「大眾劇場,就是將菁英劇場帶給大眾」,作為他的夢想根源,而他想做的,不過就是「讓一個地方變得更美好」。
三毛的奇遇記裡,讓她決定赴約的那位吹笛中年人,最後留下來為她一個人演奏,一個廣場上的陌生人。
「奏啊奏啊,那個悲苦潦倒的印地安人全身奏出了光華,這時的他,在台上,是一個真正的君王。」
汪兆謙和阮劇團,用蝸牛的速度和耐力,一步一腳印,從在地出發,真正做到回饋鄉里。
而我,從他的眉飛色舞裡,看到很多的可能性,嘉義是台灣的亞維儂,阮劇團是另一座雲門,汪兆謙是下一位李國修。
阮劇團這幾年的戲碼走的是「改編經典、結合在地」,去年的年度公演是莎士比亞的「仲夏夜之夢」。
「如今,我們這批人都回『嘉』了,覺得該讓熱愛表演的孩子在嘉義就有機會上台展現自我,與人交流也開眼界 。」
聽世岸老師說,盧銘世也在場。他用手指比向了人群中的男人。
原來這位男士,以打造「在北回歸線上種滿樹」的夢名聞遐邇,正是我跨進這個場域遇到的第一個人!
(司機大哥很貼心地提醒我從這站下車比較近。)
雖然出城的過程模糊難辨,但抵達郊區多瑙河岸邊的震撼,直到如今還是縈繞腦海。那次奧地利旅行為期八日,一日派駐當地友人趁假日載我們出城到地下湖,另一日是來自台灣的四人結伴同遊哈布斯堡,除此之外,都待在維也納城內。同行的朋友提前兩天,夥同當地派駐友人一同搭機回台灣了。
結束前一天,我一個人在維也納,終究是鼓起勇氣出了城。
更多照片在〈行過閩南〉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