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國治在《遙遠的公路》強調:至少我們仍在路上...
二訪清邁,決意要走出去,再走遠一點
如同去了嘉義,怎可能不上阿里山?
於是,和旅伴心有靈犀,去了一趟泰國屋脊;
茵它儂國家公園,泰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,清邁古城西南方,2小時車城之外
一日遊
也不全然只是山光水色、景色優美
也蘊藏了泰北風土的一頁滄海桑田、少數民族與時代巨輪的拼搏與坦然接受
在國王與王后雙塔,懸崖邊,壯麗山色,盡收眼底,據說,還有雲海
日出、落日,又有何不同?
是套裝行程,扣掉往返路程,4小時能多深入?多少是走馬看花了
至少,這一回,我是跨出去了
如果還有機會,也許,在公園裏、或邊上住上一晚
~謁見國王與皇太后瀑布,接收芬多精賞賜~
今天往泰國最高山走
Wachirathan Waterfall,是以現(第10)任國王命名的瀑布
氣勢磅礡,雄壯威武,一靠近,就被噴得一身濕
嘴饞,帶走了一包,希望對味
入境隨俗,$50,3支玉米,糯米2、甜1。
一上車,在過度到下一站前,就火速啃光,連臨座大嬸都側目
皇太后瀑布,娟秀優雅,掩映之間,丰姿綽約,是想當然耳
(純形容,不涉及幸別歧視、刻板印象之類喔)
也好親近,100公尺下坡即達
~不消3分鐘,我到了泰國最高峰!~
不只深入泰國,還站上最高峰。征服得如此輕易,有點不可置信。
冷,是高山上的冷,倒是真的
蘭納王朝最後一代國王,Inthawichayanon,肉體成灰,就置於此。
這整座國家公園,也因此以他為名;
後面是他女兒,碑體反而比他大,因為她嫁給了泰國國王
泰國最高點,一個海拔2565公尺的立牌
19 世紀以前,當地人稱之為「鑾山」,意思是「皇家的山」。
海拔2,565m的茵他儂山有三個較為著名的步道,分別是Ang Ka Nature Trail、Pha Dok Siew Trail、Kew Mae Pan,各有特色與風景,適合的年齡層也不同。
Ang Ka Nature Trail,步道不長,該是最親民的一條吧?森林裡穿梭,舒服。
步道入口,雙象守護
Airbnb票選「亞太五大徒步秘境」,茵他儂山排名第三。
~登Chedis雙塔,窺探泰國王室的無遠弗屆~
世間所有相逢,都是宇宙運作的一個微小細節;
其數之多,如恆河沙數
國王與皇后紀念塔,一處「精心維護的花園、世外桃源的華麗景色」,從來沒聽過,居然出現在我的生命記憶
皇后(現在是皇太后了吧?)塔裏面,不同於國王塔,流露溫柔餡細的另一面
皇后塔Naphapholphumisiri,「展現空氣的力量和土地的優美」,從後面小花園,回眸雙塔風景。
泰皇佛塔(Naphamethanidon),意為「依靠土地和空氣的力量」。
沒手扶梯上來,累
正午時分,前一夜又沒睡好,爬上這階梯,著實是一個挑戰
仰望皇后塔
國王皇后雙塔是泰國皇家空軍(the Royal Thai Air Force)分別於1989年、1992年建造,用來紀念泰皇九世王普密蓬與詩麗吉皇后兩人60歲的生日。
~以觀光客的視角,走入人間俗世的泰北~
1月的泰國屋脊,櫻花早早就紅了路邊
傳統一日遊,難免要穿插採購行程
沒不好,只是貨品都大同小異,引不起消費的欲望
搞觀光,還是得跟日本人學習學習
特別的一餐
飯菜都涼,連湯都溫,但
因著身在國家公園,離清邁2小時車程遠,又是泰料理,粒粒皆辛苦,咀嚼著都是香的甜的
日後,會懷念泰北山區的熱咖啡、白族別具民族風情布匹?
還是,泰國屋脊的暖陽?
好像到人家家裡觀光,探奇...
不過,聽了解說,就覺得有其必要,而不光是安了心
過去,為了生計,遍植大麻,好賺,卻也賠上了別人的生命(雖說供來自於需);回歸部落文化,發展觀光,也許只能糊口,但多少少了風險
不過,要能提昇至傳承,進而永續,這種傳統蜻蜓點水式的旅遊型態也過時了
要進階成體驗活動,量少質精
後來得知,原來是不同口味的咖啡
茵他儂國家公園(Doi Inthanon National Park)也被稱為「泰國的屋頂」,佔地482平方公里,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。
清晨的塔佩門,一日遊,從這裡出發。
是另一段美麗回憶,再找時間回味…
回到島國1個多月了,太陽露臉,我又不安於室了
但,暫時還去不了哪,
就先飛越2460公里,回到年初二的清邁,2小時,小壯遊泰國屋脊,上到最高峰前,
先來拜訪國王瀑布的雄壯威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