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阿里山鄉南三村(山美、新美、茶山村)成為繼加拿大之後,第二個得到認證的原住民安全社區。

P1590462.JPG  

達娜伊谷,就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鄒族境內。 


張維中回憶起他前往箱根朝聖,藏在山裏的小王子博物館,搭乘巴士要繞幾圈山路,得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抵達。交通不是太方便,但正因為如此,更有一種千里迢迢走進書裏世界的氣氛。

〈如何,把戰祭、生命豆祭轉變成「印象山美」?〉

記得那天光這攤就逗留了許多時間,每一項都很珍貴,需要關心瞭解它的來龍去脈,好好問候,也因為這樣,這座鄒族人的村落,像一個通道,在我的資料庫蠢蠢欲動著。最後有人帶走一串蕉,另一位是鄒族米釀酒。開喝了沒?好喝嗎?

P1590472.JPG    

(部落裡的小孩只有假日才會回來,平常都寄居在城市如嘉義求學,一趟車程要花兩個小時以上...)

朋友詹君每到一處鄉間,都會順道消費當地農產品,一方面透過直接消費,幫助在地小農,對自己也有好處。回程,收穫豐碩,不花什麼錢就能小小滿足消費的慾望,也是用真材實料和新鮮,回饋自己。 

我的文章:〈【宜蘭。員山】牽汝ㄟ手,走過軟埤

 

P1590502.JPG  

(平地人們到部落裡去,是居高臨下的獵奇探秘,或憐憫、惋惜資源缺乏?還是以平視的角度,欣賞另一種文化?)

「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,啊~」

是貨真價實的阿里山少年沒錯,兩人的手在胯下交握,往前踩踏繞圈。印象中,這段表演的是阿美族舞蹈…

領頭的那位男性舞者很賣力表演,舉手投足都傳達著勇士的man power!請給愛的鼓勵!

P1590504.JPG  

倒是其中一位女舞者,不確定是否有人缺席,臨時被請託上台,怕慢半拍,影響團隊走位,反而動作都做不到位,表情僵硬,更顯得突兀。

或,都只是原民朋友以歌舞表演通俗音樂,台灣山村觀光景點到處都看得到,便失去獨特性,也不免出現如歌手黃小琥擔任素人歌唱比賽時的評語,「油」。每天有好幾場,要省點氣力,未盡全力,就只是例行公事,點到為止。 

P1590478.JPG  

出國旅遊,峇里島烏布那舊王宮裡的猴舞表演,夜、火、歌、舞交融而成的神祕和澎湃,曾經魅惑了我,久久難以忘懷。沒親臨現場看過張藝謀的印象系列,如印象西湖、印象劉三姐,但透過媒體,實景山水、歷史文化在聲光歌舞的烘托下,完美結合,擴展了感官和想像的層次,一直在心裡迴盪,惦念著總有一天能夠成行。還有紐西蘭,「最知名的原住民舞蹈就是融合毛利人傳統、神話及歌謠吟唱,傳達的是文化省思意涵,不是只跳舞給觀光客看。」。

表演不論時間長短、規模大小,在地人與景合一,能說出動人故事,把工作當成文化傳承和推廣,讓旅人能夠體會當地人文風情、生命力與熱情,兩全其美。

在台灣,反而不愛觀賞這種表演。或許受到長輩影響,原住民以前的台語稱謂是「生蕃仔」,潛藏了貶低的意味甚至岐視,即便自己隱約察覺哪裡不對,第一印象已經深根,總是小心為上;另一方面也總感受到表演者認為自己在賣笑,觀眾在看猴子演戲,不是心甘情願,天生不喜強迫別人,也就刻意避開這樣的場合。

只是抱著觀光、到此一遊,就只是打發時間,先是百無聊賴,其後則是興趣索然。觀眾看不到熱情,表演者抓不到觀眾的心,得不到掌聲,愈發變成例行公事。彼此推離,惡性循環。 

P1590475.JPG  

表演活動結束前,女主持人特別為接下來的三月「戰祭」活動打廣告。

摘自中國時報2014年3月19日報導:「阿里山鄉鄒族語言早年因政府推行國語運動,家庭習於使用國語交談,加上人口外移,語言面臨斷層危機,近10年原民意識抬頭、族群認同加深,鄒族透過學術和地方團體研究教學,越來越多青年返鄉學習祭歌,融入俗稱戰祭的『mayasvi』,為傳統祭典注入活力。」 

鄒族部落每年十月,另有以「生命豆祭」為名舉辦婚禮,「鼓勵年輕族人學習生命豆的精神,為了鄒族繁衍下一代」。2007年的這一場傳統鄒族婚禮,就是在達娜伊谷展開。 

 


抵達小王子博物館時,毛毛細雨時而飄降時而停歇,山嵐依偎在遠方的夏樹身邊,襯著眼前博物館的歐風建築,更顯一股跳脫現實的童話夢境感。

〈4.0版的達娜伊谷印象〉

老爸總愛邊看日本電視節目,邊以略帶輕蔑的口吻說,日本人甚麼都拜。的確有此一說,日本人無所不拜,小至身體生殖器官,大到百獸山川。

P1590484.JPG    

我們的社會曾經是無所不拜,初一十五初二十六,葬花焚紙,百獸山川

原民部落異曲同工。那是一種敬天畏神的表示,大自然是上天賜予人類的寶物,疼惜都來不及了,何忍喧囂破壞。

曾幾何時…?

花蓮秀林鄉銅門村日前爆發了一樁護村行動,訴求暫停發放「入山許可證」,讓山林休養生息1年。遊客須採「步行」方式進入慕谷慕魚,避免侵擾生態環境,且須遵守部落公約。

這不是第一次。離嘉義市區約四十公里的山美村,分布於發源於中央山脈原始林的達娜伊谷溪,這條溪從海拔兩千公尺匯入八百公尺的曾文溪主流,是山美部落鄒族人的傳統魚場,世代賴以為生,因為濫捕及其他人為破壞,漁源瀕臨枯竭。1980年代,在高正勝牧師推動、全族人積極參與下,進行為期七年的「封溪」保育。

1995年起,魚苗重現、溪蝦成群達娜伊谷,是全台第一處以社區力量復育鯝魚成功的自然生態公園。

離開阿里山公路,蜿蜒深入原住民生活區,特意多走了九公里,就為了這個!

P1590488.JPG  

「媽,妳看,有魚耶!」路人興奮地招來母親向下察看,如果沒錯,那應該是達娜伊谷的代表、鯝魚。

達娜伊谷,這個被生活在這兒的鄒族人稱為「忘記憂愁的地方」,在莫拉克風災前,會是甚麼景象呢? 

在達娜伊谷溪和曾文溪交匯處,被莫拉克風災沖毀的吊橋重新蓋起來了。左邊就是曾文溪… 

P1590486.JPG  

橋的這端有座亭台,從台上看回去,橋、曾文溪以及對岸山巒,還有更遠處的新橋、天梯,架構起4.0版的達娜伊谷印象。

「達娜伊谷生態公園順利於100226日重新復園,復建後的達娜伊谷吊橋以不對稱的架構及鄒族意象呈現更具特色。」 

 

第一次去達娜伊谷,是從福美吊橋(又稱「天梯」)過到對岸,再趨至園區。喜歡這條行進的方式,恍若是儀式前的淨化過程。

把車停在天梯這端,稍作休息,買了飲料,也兼欣賞壯麗的溪谷風景。

P1590448.JPG  

一座橋一段路,因為她而有了人生得意須盡歡的生氣。 

這座福美吊橋是新架的吊橋,因為兩邊高低差10公尺,又被稱作「天梯」。那天往上爬到對岸時,坡陡路長,前一夜徹夜未眠,走來還費了點力氣。

總是日常生活裡難得一見的美景。

橋的這岸,剛出發,一名大嬸穿著花枝招展,身後彷彿跟著一隊隱形人馬,大辣辣搶到前頭,旋身,爽利地擺了姿勢,拍照的友人打趣道:「妳現在拍出心得了喔,架勢真好(台語)!」,她裂嘴而笑,「我還有別的步數…」。換了姿勢。

經過了她。

友人腳程很快,我追著,無暇顧及一路風景。

她後來追了上來,在我終於再度停下來拍照時。在我前面,同樣的動作又周而復始了一次。

我笑了。

不妨礙到別人,人生也該這麼直爽的開朗著。 

P1590437.JPG    

站在橋頭,倒沒意識到這橋有甚麼蹊蹺,真要走了才能體會行路艱辛。視線前方剛蓋好的是山美大橋,再過去就是達娜伊谷了。

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,重創南臺灣,當時的福美大橋也遭到沖毀…當時的嚎啕大水,將曾文溪溪谷當作發洩的出口,奔騰而下… 

P1590453.JPG  

重新開始建立對大自然的尊重,使用者付費,或許是一個好方法。 

 


理解,帶來信任。尊重,是互重的基礎。各取所需,教學相長,就能互惠。

從「生蕃仔」到「原住民」,這一步走了百年,從獵奇式的參訪到文化的欣賞,也許還需要再花點時間。達娜伊谷,不只是曾文溪通往大海的渠道,不純粹是平地人霧裡看花的觀光場域,從鄒族朋友、鯝魚的天堂再向前一步,人類,不分種族,可以到此學習、交流,得到種種啟發,或許是這裡更重要的東西。 

要離開博物館了,張維中忍不住回眸。

天晴了,小王子的身上仍沾滿雨露,表情看來有點孤單,但在微涼的空氣中仍志氣昂揚,好像隨時踏出的下一步,都會是充滿自信的步伐。

P1750137.JPG  

市區早餐店臨嘉義大學,每每會遇見原民學生來用餐,就服裝、言談舉止和身材觀之,應該是體育系學生。

然後就會想起達娜伊谷的孩子們,年紀輕輕就要離鄉背井、出外求學,為生活拚搏。

達娜伊谷的小王子們,你們好嗎?

P1590507.JPG  

網站上有女孩提問怎麼講鄒族的用詞。

她結識了一名鄒族男孩。

有人回覆了她。

一 ㄛ ㄉㄝ ㄌㄨ ㄚ ㄋㄚˇ ㄙㄨˋ=我想你

arrow
arrow

    芒果不換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